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---書法國粹,增強文化素養,提高書藝水平,促進書法教育事業的普及、提高,淄博市書法教育學校,中國民革淄川基層委員會,于2015年4月19日,農歷三月初一,去山東臨沂市參觀書圣王羲之故居,并舉行書《蘭亭序》全文長卷表演會。
表演會前在故居負責人的引領下,首先瞻仰了書圣王羲之塑像,觀賞洗硯池、曬書臺、瑯琊書院、《蘭亭序》放大石碑、墨華軒。墨華軒長廊的墨寶石刻,都是歷代名人、書法家特意或游覽時留下的墨寶,字體篆隸楷行草,規格大中小、榜書全有,件件筆法遒勁,風韻自然,渾然天成,使人目不暇接。景點建筑,格調典雅,美觀大方,壯觀感人。
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和影響,至高無上,被稱為“書圣”。唐太宗李世民曾為其寫傳記,稱其書法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。他的書法作品很多,流傳甚廣,其《蘭亭序》最為有名,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。一千多年來被歷代書法家所鐘愛、學習、研究、借鑒。
《蘭亭序》是東晉353年永和九年三月初三,王羲之和他的朋友42人,在浙江會稽山陰,修稧事。他們利用溪流,傳觴飲酒,當場飲酒作詩,在此盛會上王羲之寫下了千古不朽的天下第一行書《蘭亭序》。
《蘭亭序》在藝術上的成功是多方面的,就其用筆而言是方圓兼備,中側并用,筆道的變化更是豐富多彩,無以可比。其結字方面,可謂是字字異勢,各臻巧妙。文中相同的字很多,但其書寫時都無一相同。在章法布局上,更是巧妙自然,天衣無縫。
《蘭亭序》字帖,是王羲之傳世的行、草書字數最多的一種。此文又是邊構思作文,邊揮毫寫字,而其章法之美,且達到毫無遺憾的境界。
淄博市書法教育學校的領導、教師都尊崇書圣王羲之。從1995年成立學校確定的教學內容,就是尊照古人說的“取法乎上”的原則,其行、草書部分均以王羲之《蘭亭序》、《圣教序》、《十七帖》、智永《千字文》為主要教學內容,20年來堅持如一。
書《蘭亭序》長卷表演會,學校已舉行過多次。從2001年開始,先后在淄川區教學點,淄川區吉祥廣場,淄川區留仙湖公園,淄川區富林園、聊齋園,淄博市博物館,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,淄博文化藝術城,頤景園等處舉行。參加的人員有少年學員組,青年學員組,成人女子學員組,中老年學員組,校長組,還有師生聯合組。寫成的長卷,雖然人員性別、年齡有別,但其均為蘭亭筆法,所以長卷前后照應,氣韻生動,和諧自然,渾然一體,奪目感人。
此次表演會是在故居瑯琊書院門前曬書臺舉行,參加書寫的由張萍、陳興玲、劉華、李霞、郇慶水、王健等六位書家,每人各書一段,統用蘭亭筆法,行楷書體,背書《蘭亭序》全文,校長辛悅修同時題寫標題和跋語。在民革主委曹令興、副主委王健等十余名先生通力協助下,不到20分鐘,一個氣韻生動,渾然一體的高0.53米,長16.62米的《蘭亭序》全文長卷,耀然紙上,展現在眾人面前,觀眾連連拍手叫好。
最后,校長將此長卷和撰書的四尺榜書“書魂”中堂,“弘揚書藝懷書圣,傳承文明書蘭亭”對聯,一并捐贈給王羲之故居,謹以紀念。
弘揚書藝揚國粹,揮舞筆墨播文明。
愿與廣大書法愛好者一道為弘揚書法國粹而努力。
協會主席書法學校校長辛悅修(右5)在講話
校長辛悅修現場書八尺“學研書藝懷書圣,傳承文明書蘭亭”對聯
校長辛悅修向王羲之故居捐贈四尺榜書“書魂”中堂、對聯
|